巴西太阳能光伏能源协会执行董事Rodrigo Sauaia表示,立法法案中规定的免税项对光伏行业来说特别重要。
中国光伏产业此前一直处于两头在外的局面,多晶硅原料需要依赖进口,而太阳能组件产品需要出口,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应用市场。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认为,我国光伏市场虽然面临局部地区限电、补贴拖欠等问题,但通过提升可再生能源附加、优化电站指标规模发放等方式将逐步解决,预计2016年我国光伏装机在领跑者计划和电价下调带来的抢装驱动下,全年光伏装机市场将达到20GW以上。
近年来,我国光伏产业饱受西方国家的双反制裁,众多中小企业因此倒闭破产,为了改变这一被动局面,多家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目前我国已建成投产海外电池与组件产能分别达到1.7GW与2.3GW,在建及扩建产能分别达到2.6GW与4GW。下游的应用市场可谓一片大好,但对光伏领域至关重要的上游原料多晶硅日子却并不好过。现在我国多晶硅的需求旺盛,我们自己的生产能力也在迅速增长,而欧美的多晶硅却要依赖中国市场消化。然而,在下游应用市场一片火热的同时,上游多晶硅企业的日子在价格的不断下探中越发艰难,产业链两端可谓冰火两重天。中国有色金属协会硅业分会副秘书长马海天认为,中国光伏行业需要自己的原料基础,行业的发展不能以牺牲多晶硅的利益为代价
对排查发现的违法用地项目,要依法查处;对达到刑事立案标准的,要及时移交司法部门。对今后查实的光伏发电违法使用林地案件,除依法追究用地单位和有关人员的责任外,违法用地也将纳入全市科学发展考核林地非法流失面积,并且在查办期间将停办该县市区所有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因此,在工艺循环程度上与国外厂家存在先天的差距。
这是由于,此前所增加的产能都建立在市场高价的基础上,但当多晶硅价格跌破20万元/吨之后,大部分的工厂就因亏损而陷于停产,而新增的产能由于成本难以降低到市场价格以下,也无人敢再投入,所以产能三年未有增加。由于国内目前所有的多晶硅生产工艺都是西门子法或改良西门子法,其工艺成本在陆续使用了冷氢化、氯化、加压还原后,工艺成本已经基本趋于稳定,虽然不少工厂开始使用FBR即流化床工艺,但产能预计下降也还是有限,难以与国际厂家的成本进行竞争。多晶硅环节也是我国光伏产业链中,唯一一个半数以上需要进口的环节。这就是中国的多晶硅厂家成本高于国际厂家的原因。
但表面的沉寂掩盖不住底下汹涌的暗流。表12007~2015年全球太阳能级多晶硅产量和地区分布(产量:吨)注:由于成本过高,中国的大部分厂家(标称部分)现在已经停产或转产。
据统计,目前中国80%的多晶硅都是采用这种方式进口的目前,光伏补贴拖欠金额已经超过100亿元。套用星爷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太刺激了。另外,由于西部限电问题加剧,多地限电率高达70%、80%,因此向东部转移成为光伏产业未来发展的大方向。
根据这一比例,作为太阳能产业增速最快,容量最大的我国,未来光伏发电比例还有相当巨大的提升空间。在十二五期间,我国光伏装机量在全球地位直线攀升。在国际能源署(IEA)的报告中也同样指出,在气候协议基础上,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有望在2030年前提高到30%以上,而太阳能发电将占总电力10%以上。在十一五末期即2010年,我国以893兆瓦的装机量占全球总装机容量2.2%位列世界第八。
另外,在政策扶持与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光伏扶贫也成为另一种突破型发展模式。据公开媒体报道,在巴黎气候大会前夕,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及六家光伏领军企业联合盖章,反应光伏补贴拖欠问题的材料已经反应到国家最高层,相信在十三五,补贴拖欠、限电问题会在政策的帮助下有所缓解。
紧接着,2013年年底,两大分布式光伏政策同时出台。从十二五初期,光伏产业深陷,双反到产能过剩、制造业持续亏损、几大巨头纷纷跌倒引发地震等等,直到2014年全产业上下游全面回暖,光伏产业整体从产能过剩行列移除截至2015年第三季度,我国光伏总装机量实现了37.95GW,提前半年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35GW的装机目标。
尽管太阳能发展势头如此高涨,然而截止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量仅占我国总发电量比重的0.46%。在2015年下半年,光伏补贴、限电等问题越发凸显,火爆的市场开始冷静并回归理性。在2015年年末巴黎气候大会后,十三五低碳路线核心基本已经确立,未来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将会更上一个台阶。但同时,狂飙的发展背后也有不容忽视的问题。补贴、限电,两大致命问题已经让许多中小型玩家纷纷放弃开发光伏电站项目。根据EPIA(欧洲光伏产业协会)发布的《全球光伏市场统计2013》报告数据指出,2013年我国光伏新增11.3吉瓦,位列全球新增光伏装机量首位;2014年,我国新增装机量有所放缓,但仍以10.6吉瓦的新增光伏装机量居首。
亚太地区有望继续占到全球总额的大额比例,中国新增装机大幅赶超往年,上升至全球第一。特别是我国本土光伏装机容量,有了量的飞跃,俨然成为世界上居首的光伏投资热土。
而截至2015年,根据市场研究机构IHS预计,今年,2015年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容量为57.3吉瓦,增长30%。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在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预计到2015年底,光伏发电装机量将达到43GW左右;十二五期间,太阳能发电装机规模增长168倍。
自财政部2013年9月第五批《目录》项目申报后,就停止了相关申报。另外,分布式虽然发展相对缓慢,但潜力并不落后,老牌太阳能应用商四季沐歌、家电大鳄美的、海尔都纷纷下水,转型发展分布式家庭户用型光伏。
根据工信部给出数据,2015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同比增长30%。2015年,十二五收官之年已经确确实实地过去了。涉及超过2000万千瓦光伏项目未能获得补贴资金。在这几年中,我国光伏产业迅速成长,几经波折。
在十二五初期光伏行业从暴利神坛走下,2011年欧洲市场萎缩,美国双反等影响,多晶硅断崖式跌落,国内三分之一相关企业被迫停产。在整个十二五中,整个光伏产业度过了由狂热急转而下跌入严寒,再到度过寒冬,平稳发展的整个阶段。
通过数据,可以明显看出,在十二五末期,虽然光伏发展势头保持了较高的热情,但增速已经回归理性,逐渐放缓。2012年,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科技部联合推出金太阳示范工程;2013年中旬,六项解决措施推出,旨在解决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中出现的发电量收购、补贴发放不到位、融资困难等问题,利好光伏全产业链。
接下来的2013年下半年及2014年,多种光伏发展商业模式齐头并进。虽然2015年能源局统计官方口径光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数据还未发布,但根据各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这个数字应该在15GW左右。
记者在以往的采访中,一谈起补贴问题,许多光伏企业管理层人员都纷纷无奈表示,只能相信国家会解决问题。在国际市场围剿下,政策导向下,内需成为光伏产业的另一条出路。而这其中,不仅仅涉及到国家部委以及光伏企业的问题,由于限电和补贴,许多金融机构开始转向谨慎态度,光伏融资困难程度有所加大。得益于政策利好,光伏地面电站建设大规模推进,各类光伏电站运营商涌现,各路资本纷纷加码光伏,除原本的光伏制造商外,越来越多的地产、基金、银行等势力也进驻到光伏投资运营上。
这一现象可以从上面折线图清晰的反映出来套用星爷一句经典台词人生大起大落得太快,实在太刺激了。
根据这一比例,作为太阳能产业增速最快,容量最大的我国,未来光伏发电比例还有相当巨大的提升空间。虽然2015年能源局统计官方口径光新增光伏装机容量数据还未发布,但根据各家市场研究机构数据显示,这个数字应该在15GW左右。
2012年,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科技部联合推出金太阳示范工程;2013年中旬,六项解决措施推出,旨在解决国内光伏市场大规模启动中出现的发电量收购、补贴发放不到位、融资困难等问题,利好光伏全产业链。特别是我国本土光伏装机容量,有了量的飞跃,俨然成为世界上居首的光伏投资热土。